一個好名字不僅是父母寄托著對下一代未來的希望,同時也意味著對未來生活美好的期待!今天寶資訊網跟大家談一下80年后父母如何給寶寶起名.
從古至今,中國人的取名都是與時俱進,具有強烈的時代烙印!
建國初期,人們的名字大多以建國援朝為代表;60、70年代名字國慶、金生、金華、說明了國家就是一切,名字中帶有蘭、淑、珍漢字多半就屬于那個年代!
隨著人們生活富裕了,老百姓取名也是充滿了時代氣息。磊、偉、斌、娜、潔、穎就是我們80后識別標志了!
現在輪到我們80后給孩子起名字了!大多數父母都會選取雙方名字中的一個字,給寶寶組合成一個名字!或是采用有文化意義且生僻的字給寶寶取名字!
作為改革開放年代出生、成長的一代人,80年代較上幾輩人思想更加開放、前衛,更熱衷于追求個性化。在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字的問題上,他們的無厘頭和搞笑神經也在無限發揮。
許先生的太太姓錢,于是他們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就成了許多錢,且不說夫妻二人的滿意度,朋友們首先對這個名字贊不絕口:這名字意頭好,有個性,過目難忘!
而鄭先生和鄭太太還有幾個月才生寶寶,鄭大錢已成了孩子的乳名。每天對著大錢說話的鄭太太說:開始為搞笑,叫開了也覺得沒什么不好,表露了我們對于下一代的期望。總比以前鄉下叫小孩阿貓、阿狗好吧?
其實名字就是符號,目的不就是為了讓人家記住嘛。有年輕父母表示,朋友圈里,打算給孩子起名叫孫悟空、成龍、毛絨絨、吳所謂、黃果樹等怪名的不絕于耳,還有四個字的,如楊春白雪、何日君來、趙錢孫李等。
對于此次公安部出臺的《姓名登記條例(初稿)》中可以申請雙姓,很多80年代已經開始在網絡上興高采烈地為寶寶們出謀劃策了。有網友就打趣,如果孫姓男子娶了侯姓女子,碰巧生了個兒子,那名字簡直手到擒來就是孫猴子。
當然,對起雙姓持謹慎態度的還是大多數。
有不少網友開玩笑:如果姓夏的遇上姓劉的,豈非下流?還有竇付(豆腐)、吳池(無恥)、朱皮、茍毛、羅卜……這樣的雙姓,容易引起誤解與歧義。
一位再過5個月就升級的準爸爸,表示條例對自己沒有什么大觸動:起名字的最重要是好聽、好記、好寫,標新立異不是我追求的。許先生認為,讓孩子用父母雙方的姓做姓氏,只是一個形式,對另一半的尊重,是放在心里的,不一定要體現在孩子的名字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