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微斗數是中國傳統命理學的重要體系,被譽為東方星命學的巔峰之作。它以人的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時為基礎,推算命宮與諸星所在宮位,進而分析命運、性格、事業、婚姻等各方面。排盤是紫微斗數分析的第一步,本文將系統介紹紫微斗數的排盤步驟,幫助初學者理解整個流程。
一、排盤前的準備
要排出一張紫微斗數命盤,首先需要四個基本信息:
出生年(農歷)
出生月(農歷)
出生日(農歷)
出生時辰(以十二地支計算,如子時、丑時等)
注意,紫微斗數以農歷為準,且時辰必須是地支表示的“時辰段”,每個時辰占兩個小時。例如子時為晚十一點到凌晨一點。
二、確定命宮位置
命宮是紫微斗數命盤的核心,是排盤的第一步。命宮共有十二種位置,依十二地支排列,按出生月份(農歷)和出生時辰定位。
具體步驟如下:
以農歷出生月份配對出生時辰,查《命宮對照表》,可以得出命宮所在的地支宮位。
命宮一旦確定,其余十一宮順時針排列,依次為兄弟、夫妻、子女、財帛、疾厄、遷移、仆役、官祿、田宅、福德、父母。
命宮的起點不同,整個命盤的布局也隨之不同,因此這一步至關重要。
三、排出十二主宮
紫微斗數中的十二主宮即命宮、兄弟宮、夫妻宮等,是命理分析的基礎單位。它們依命宮起順時針輪流排布,每宮對應人生的一個重要面向。
例如:
命宮:代表命主的基本個性、體質、運勢總綱
財帛宮:與財富、理財能力、收入來源相關
官祿宮:反映事業發展、工作表現、社會地位
排好十二主宮后,才能進一步排星。
四、安置十四主星
十四主星是紫微斗數中最重要的星曜,包括紫微、天機、太陽、武曲、天同、廉貞、天府、太陰、貪狼、巨門、天相、天梁、七殺和破軍。
安星方式以命宮為起點,依照命主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時的組合,通過特定的口訣或安星規則將十四主星分布到十二宮中。不同流派(如全書派、四化派)可能有略微不同的安星方式,但大致相同。
這些主星反映命主的性格特質和主要運勢,是分析命盤的核心要素。
五、安置輔星和雜曜
除了十四主星外,紫微斗數還有諸多輔星和雜曜,如左輔、右弼、文昌、文曲、擎羊、陀羅、地空、地劫等。雖然它們地位次于主星,但在細致分析時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輔星安置多依據命主的天干地支、出生時間以及主星的宮位,通過特定公式或歌訣來計算。例如:
文昌、文曲多與日干五行有關
左輔、右弼根據命宮位置安置
空劫二星常用于判斷破耗之事
安星時需要參照排盤規則,逐宮填寫,復雜但精密。
六、確定身宮
身宮是輔助分析命主個性、行動力和外在表現的重要宮位。它并不總與命宮相同,一般根據出生時辰和命宮所在位置,通過“命身對照表”或“身宮飛布法”來確定。
身宮所在的宮位與其所臨星曜會影響一個人外在行為、運作能力與社會形象,尤其在分析事業、婚姻等動態事項時十分重要。
七、安化星與四化飛星
紫微斗數中,化祿、化權、化科、化忌被稱為四化星,代表不同的運作力量:
化祿:得利、順暢、擴張
化權:權威、主動、掌控
化科:文名、貴氣、被認可
化忌:阻礙、沖突、失衡
四化的安置以命主年干為依據,將四化星附加于十四主星上,不同的年干有不同的化星組合。這一步主要用于四化派流派的命理推斷,幫助了解命運起伏、吉兇變化。
八、流年與大限的布盤
紫微斗數不僅可分析命主本命,還能推斷一生運勢起伏,這需要排出“大限”和“流年”。
大限:每十年為一限,依命宮順時針推算,每宮十年,輪流計算。
流年:即當年的流年宮位,以命宮起順時針計算,當年出生年的地支對應的宮位為流年宮。
流年與大限結合使用,可預測某一年或某一階段的事業變化、感情運勢等。
紫微斗數的排盤是一門嚴謹的學問,涉及多個步驟和星曜規則。從獲取出生資料到安置主星、輔星,再到四化飛星與流年大限,每一環節都不可忽視。雖然現代有許多排盤軟件可以自動生成命盤,但唯有深入理解排盤原理,才能真正掌握紫微斗數的精髓。